知乎上总有人在问:“现在搞个香港身份,到底值不值?”“听说很难,普通人是不是没戏了?”
每次看到这类问题,我都想大喊一声:朋友们,时代变了!

如果你对香港的印象还停留在十年前,觉得这是富豪、明星、技术大牛的专属通道,那你就OUT了。近些年,香港为了提升国际竞争力,可以说把人才引进的“卷”字发挥到了极致,以前紧闭的大门不仅打开了,甚至还铺上了红毯。
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身份规划领域的答主,今天我就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“高大上”理论,直接上干货,把普通人申请香港身份的几条主流通道给你掰扯得明明白白。看完这篇文章,你就会发现,拿香港身份,可能比你想象的要近得多。
核心逻辑:先拿“香港居民身份证”,再等“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”
在开始之前,我们必须先厘清一个核心概念,否则后面会越看越糊涂。
我们通常说的“拿香港身份”,实际上分为两步:
1. 香港居民身份证:通过我们下面要讲的优才、高才、专才、留学等方式,你首先获批拿到的是这个。此时,你和香港本地永久居民在税务、医疗、教育等社会福利上基本无异,可以自由在香港工作、生活、读书。但它不是“永久的”。
2. 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:在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证期间,你需要在香港“通常居住”连续满7年。“通常居住”不等于你一天都不能离开,入境处会综合判断你是否以香港为生活重心。7年后,符合条件就可以申请更换为永久居民身份证,并申领堪比“黄金通行证”的香港特区护照。
好了,搞清了这个核心逻辑,我们来看通往“香港居民身份证”的四条康庄大道。
通道一:优才计划——“综合素质”的试金石,门槛灵活,名额不限
这是最广为人知,也是最灵活的途径。优才计划全称“优秀人才入境计划”,旨在吸引高技术人才或优才来港定居,以满足香港的经济发展需求。
它最大的特点有两个:一是无需在获批前就获得香港公司聘用,给你极大的自由度;二是没有名额限制,只要你足够优秀,理论上每年都能获批。
优才计划采用两套计分制,你可以二选一:
1. 综合计分制(主流选择)
这套系统就像给你的人生简历打分,总分225分,达到80分及格线就可以递交申请。评分维度主要包括:
年龄(最高30分):18-39岁是黄金得分期,分数最高。年龄越大,分数越低。
学历/专业资格(最高70分):博士学位/顶尖人才(40分),硕士学位/2个学士学位(20分),学士学位(10分)。如果是世界百强名校毕业,还能再加30分!
工作经验(最高75分):不少于10年或5年的高级管理经验可以拿到高分。如果你有两年以上的国际工作经验,还能额外加15分。
语言能力(最高20分):中文(普通话或粤语)和英文都算,两门都会就是20分。如果还有其他小语种,可以加分。
家庭背景(最高20分):配偶有学历/已婚有子女,都能加分。
人才清单(额外30分):这是“王炸”。如果你的专业正好在香港公布的人才清单上(目前涵盖金融、IT、建筑、法律等13个专业领域),可以直接加30分。
举个例子:一个30岁的硕士,毕业于国内顶尖大学,有5年工作经验(其中2年为管理经验),英语流利,已婚。他的分数大概会是:年龄30 + 学历20(硕士)+ 工作经验40 + 语言10(中英)+ 家庭5(已婚)= 105分。这个分数,虽然不算特别高,但已经有资格递交了。
优点:自由度高,不影响内地工作和生活,续签灵活。
缺点:竞争激烈,甄选过程不透明,耗时较长(通常需要6-12个月)。
2. 成就计分制(大神专属)
如果你是奥运奖牌得主、诺贝尔奖得主、国家级奖项得主、在行业内做出过重大贡献的顶尖人才,可以直接用这个。要么0分,要么225分,没有中间地带。这条路不适合99.9%的普通人,了解一下就行。
通道二:高才通计划——“速度与激情”的化身,精准打击
如果说优才是“海选”,那高才通就是“靶向选拔”。这是香港2022年底推出的新计划,主打一个“快、准、狠”。
高才通的审批速度堪称奇迹,最快四周就能获批,而且流程极度简化,不需要复杂的材料证明。
它不设打分制,只看你是否符合以下三类资格之一:
A类:年收入达到250万港币或以上(或在申请前一年的全年收入达到等值外币)。注意,是税前收入,包括薪金、津贴、股票等。这是为高收入人士量身定制的,不设名额限制。
B类:获全球百强大学颁授学士学位、并在申请前五年内累积至少三年工作经验。这一类也不设名额限制。如果你本科是清北复交、港三、或者英美顶尖名校,且有3年工作经验,基本是稳的。
C类:在申请前五年内获全球百强大学颁授学士学位、但工作经验少于三年。这类是给名校应届生或职场新人准备的,但有年度1万人的名额限制,先到先得。
优点:速度快,要求明确,成功率高。
缺点:标准僵化,只看学历和收入,不综合考量。B类和C类必须是本科学位,硕士博士不行。
通道三:专才计划——“先上岸,再谋生”的务实选择
全称“输入内地人才计划”,简单说就是“拿工作换身份”。
这个计划的核心前提是:你已经获得香港公司聘任,而该职位是本地难以招到的。
你需要先在香港找到雇主,由雇主为你提出申请。入境处会审核你的资历是否符合该职位要求,以及雇主是否真的有必要从内地引进你。
优点:目标明确,有工作保底,获批后生活有保障。续签也相对简单,只要你一直在该公司工作。
缺点:自由度低,你的身份和雇主绑定,如果中途换工作,需要入境处批准。对于内地人来说,找到一个愿意为你办理签证的香港公司是最大的挑战。
通道四:留学进修——“最辛苦但最稳妥”的曲线救国
这条路,是很多中产家庭和年轻人的首选。
操作路径:申请香港的大学读一个一年制硕士(或者本科)——拿到学生签证赴港读书——毕业后申请IANG签证(留港/回港就业安排)——在港找工作并续签IANG签证——连续居住满7年申请永居。
优点:
1. 双重收获:既拿到了香港身份,又获得了一个海外名校的硕士学位,提升了自身学历背景。
2. 时间可控:一年时间读研+几年工作,7年时间规划清晰。
3. 融入度高:通过学习和工作,能很好地融入香港社会,满足“通常居住”的要求。
缺点:
1. 成本较高:香港研究生学费不菲,加上一年生活费,总花费通常在30-50万港币。
2. 需要脱产学习:需要辞去内地工作,专心备考和读书,机会成本大。
3. 有学业压力:需要完成课业、论文,顺利毕业才能拿IANG签证。
与建议:哪条路最适合你?
讲到这里,相信你已经对香港身份的获取路径有了清晰的认知。这里我给你一个简单的决策指南:
如果你是高收入人群或名校毕业生:别犹豫,高才通是你的不二之选。快速、直接、高效。
如果你是行业内精英,综合背景不错:可以试试优才计划。虽然慢一点,但自由度高,为自己多保留一个选项。尤其是如果你的专业在人才清单上,成功率会大增。
如果你已经拿到了香港公司的Offer:走专才是最顺理成章的。
如果你有学历提升需求,且预算充足:留学进修是一条既能拿身份又能提升自我的黄金通道,尤其适合希望孩子尽早来港读书的家庭。
我想说,拿香港身份从来都不是目的,而是一个手段。它为你提供了一个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平台,一个税务优洼地,一个子女教育多元化的跳板,以及一个与世界接轨的国际化视野。
路已铺开,剩下的,就是结合自身情况,勇敢地迈出第一步。
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理清思路。关于香港身份,你还有哪些疑问?或者你已经上岸了,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?评论区等你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