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朋友私信问我,感觉身边越来越多人在“润”香港,这事儿到底靠谱吗?普通人有没有机会拿香港身份?
作为一名通过自身努力成功“上岸”的过来人,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:在当前政策窗口期,内地人拿到香港身份的难度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低,但前提是你得找对路子。

今天,我就掏心窝子地给大家写一篇超详尽攻略,把主流的、可行的、甚至即将开放的香港落户路径,掰开了、揉碎了讲清楚。全文干货,建议先点赞收藏,免得划走就找不到了。
我们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:香港身份 ≠ 香港永久性居民。
拿到香港身份证,你只是“香港居民”,享受香港的福利待遇。而要成为“香港永久性居民”(拿到那本烫金的、有三颗星的特区护照),你需要满足一个基本条件: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7年。
我们今天讨论的所有路径,都是为了让你先拿到那张“香港居民身份证”,开启这7年的倒计时。那么,究竟有哪些路可以走呢?
第一大类:人才引进计划(主流赛道)
这是目前最火热、也是覆盖人群最广的一类途径。香港求贤若渴,政策大门开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。
1. 优才计划:为“优秀”的你开绿灯
优才计划,全称“优秀人才入境计划”,是香港政府为了吸引高技术人才或优才来港定居而设立的。它没有雇佣要求,可以自己申请,是目前自由度最高的方式。
核心机制:打分制
有两种计分模式,99%的人适用的是综合计分制,满分245分,目前及格线是80分。
年龄(最高30分):18-39岁是黄金年龄。
学历/专业资格(最高70分):学士学位/专科 + 资格认证是基础,名校(世界百强)可以加30分,博士加40分。
工作经验(最高75分):不少于5年或10年的工作经验,如果是2年以上的国际工作经验可以额外加15分。
语言能力(最高20分):中文(普通话/粤语)和英文都算,会越多分越高。
家庭背景(最高20分):配偶有本科学历,或未满18岁的子女,都可以加分。
人才清单(额外30分):这是关键中的关键!如果你的专业属于香港政府指定的13项人才清单(比如金融科技、数据工程、创新科技、海事服务等),可以直接加30分,获批率大大提高。
划重点:
政策红利:2023年起,优才计划取消了年度配额限制(之前是每年4000个),审批速度也大大加快。首次获批可拿到3年签证,之后再续签。
适合人群:高学历、有名企大厂工作经验、或者在“人才清单”领域的专业人士。如果你不确定自己分数,可以网上找一找官方自测表做个评估。
2. 高才通计划:快、准、狠的“VIP通道”
这是2022年底推出的“王炸”计划,目标直指高收入人士和顶尖大学毕业生,审批快如闪电,最快几周就能获批。
核心机制:满足其一,直接申请
A类:在申请前一年,年薪达250万港币或以上(等值外币亦可)。不设限额,不看学历。
B类:获全球百强大学学士学位,并在申请前5年内累积至少3年工作经验。不设限额。
C类:在申请前5年内获全球百强大学学士学位,但工作经验少于3年。这类是限额的,每年10000个,先到先得。
划重点:
速度:快!真的是快!材料齐全的情况下,4周内出结果是常态。
含金量:这里的“全球百强大学”是特指,香港入境处有明确的名单,内地有清华、北大、复旦、浙大、上交、中科大、南京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等9所。
适合人群:年收入达标的职场精英、顶尖高校的毕业生。这是目前最快捷的路径,没有之一。
3. 专才计划:拿着Offer,说走就走
如果你已经找到了香港的工作,那么专才计划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。
核心机制:必须有香港雇主
对申请人的要求:具备香港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别技能、知识或经验,不能轻易觅得本地人担任。
对雇主的要求:必须是在香港注册经营的公司,有实际业务和财政能力,并且要证明招聘该内地人是必要的(比如提供本地招聘的努力证明等)。
划重点:
绑定关系:你的签证是和你的雇主绑定的,如果换工作,需要新的雇主帮你重新申请。
适合人群:已经获得香港公司聘用,或者内部调职到香港的专业人士。这条路确定性很高,前提是你得先搞定Offer。
第二大类:其他重要途径
除了上述三大“明星计划”,还有一些同样有效的路径。
4. 留学进修:最稳妥的“跳板”
这是成本相对较高,但路径最清晰、最稳妥的一条路。
核心路径:申请香港的大学(硕士或博士)-> 全日制读书 -> 毕业后申请IANG签证(非本地毕业生留港/回港就业安排)。
划重点:
IANG签证优势:应届毕业生可以无条件获得1年(现在改为2年)的IANG签证,在香港自由找工作,不受任何限制。找到工作后就能续签,开启7年倒计时。
大湾区政策利好:IANG签证现已扩展至涵盖在粤港澳大湾区(内地)高校就读的香港课程毕业生。
适合人群:希望提升学历、年龄尚轻、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士。用1-2年的时间,既能获得一个海外名校背景,又能顺理成章地拿到香港身份,一举两得。
5. 受养人签证:一人获批,全家同行
这不是一个独立的申请路径,而是一个附属福利。当你通过上述任何一种方式成功申请后,你的配偶和18岁以下未婚子女可以作为“受养人”申请来港,同样可以享受香港的教育、医疗等福利。全家可以一起开启动7年的通常居住期。
第三大类:未来的可能性
6. 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:重磅回归?
这个俗称“投资移民”的计划,在暂停多年后,港府已明确表示计划在2024年中重启。根据目前的方案,预计投资门槛将在3000万港币左右,投资范围包括股票、基金、债券等,但 exclude 房地产。
这条路径是为超高净值人士准备的,咱们普通人了解一下就好。
解答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
1. “通常居住7年”是不是必须人一直在香港?
不是。香港入境处对“通常居住”的解释是比较灵活的。它不要求你365天都待在香港,但你需要证明你的生活重心在香港。比如:
是否在香港有固定住所(无论租房还是买房)。
是否受雇于香港公司,在香港缴纳强积金(MPF)和薪俸税。
家人(配偶、子女)是否在香港生活学习。
是否有合理的离港理由(如外派工作、求学等),并能提供证明。
很多人前几年以香港为基地,兼顾内地事业,后期再逐步将重心移回香港,都是可以的。切忌7年完全不踏足香港,这肯定不行。
2. 香港身份到底有什么好处?
全球通行证:香港护照免签/落地签170+个国家和地区,说走就走。
税务优势:香港税制简单,税率低,无遗产税、无资本利得税,是知名的“低税天堂”。
子女教育:子女可以享受15年公立免费教育,凭DSE成绩报读香港本地大学和海外名校,还可以通过“文凭试收生计划”免试入读内地132所高校(包括清北复交)。这是“进可攻、退可守”的黄金赛道。
医疗保障:享有公立医疗系统服务,收费低廉。
事业平台: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,背靠祖国、联通世界,事业发展有更广阔的平台。
3. 有什么缺点或挑战?
生活成本高:房价、物价都在全球前列。
竞争激烈:职场节奏快,工作压力大。
文化差异:需要适应粤语环境和不同的社会文化。
写在最后
香港身份,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“速成品”,而是一项需要你深思熟虑、长期规划的家庭资产。它不是终点,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,为你和你的家庭提供一个更多元、更广阔的人生选择。
在今天的政策东风下,如果你符合以上任何一条路径的条件,尤其是高才通和优才,不妨大胆尝试。申请过程中的文书准备、材料梳理固然繁琐,但只要你迈出第一步,就已经超过了90%的观望者。
路虽远,行则将至。希望这篇攻略能为你点亮前路,祝大家早日拿到那张写着“三颗星”的香港身份证!

